深圳市近日公布了最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从2017年1月1日开始,该市公立医院的2617项收费价格将被调整和优化,分三批调整。这次医疗服务改革酝酿了近两年时间,调整将遵循“减量”大于“增量”的原则,降低公立医院药品费用,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检验价格;同步提高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治疗费价格,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但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减量”要大于“增量”,使患者支出总量下降。
改革重点将提高“两头”的收费价格:一是提高大医院的手术类价格。二是提高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引导医院重点提升高精尖医疗技术,激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发展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三级医院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普通门诊服务,扭转过去大医院大小通吃、人满为患,社康中心门可罗雀的局面。
据测算,在第一阶段的价格调整过程中,减少的费用要多于增加的费用,患者支出将减少3000万。同时,部分基层医院、中医等专科医院的收入会略有下降。深圳市对此将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补助机制。
深圳市卫计委表示,推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利于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形成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有利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控制医疗费用,调整运行结构,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深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7个儿科专项提价30% 深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7个儿科专项提价30%]()
深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调整833项收费,占医院收费项目的9.2%,患者支出将减少3000万元。
第二和第三阶段:启动时间将由深圳市发改委、卫计委和人社局协商后确定,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完成。
第一阶段的调价范围:
1、252项大型设备检查降价20%
以往,由于大型设备价格较贵,相对于医护服务来说,检验检查的定价一直偏高。深圳市卫计委表示,下调大型设备检验检查项目,既有利于控制过度检查和检验、减轻患者负担,又能有效缓解因重复检查造成的排长队和看病难的问题,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预计调价后,深圳市一年将减少大型设备检查收费1.65亿元。
2、取消7个项目收费,挂号费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了7个项目的收费,具体包括:挂号费、单人房病房取暖费、双人房病房取暖费、三人以上病房取暖费、单人房病房空调降温费、双人房病房空调降温费、三人以上病房空调降温费。
现实中很多患者误以为挂号费就是诊金(诊查费),容易产生歧义。挂号费相对于诊金意义不大。取消挂号费之后,患者无需再到收费窗口交挂号费。如果在“开通在线诊间支付的医院”就医,已预约的患者可直接到诊室去看病,全程用手机在线付费,不需要再到收费窗口跑一趟。如果患者不使用移动在线支付,还得到收费窗口去交费。
据测算,这7项收费取消后,一年将减少收费7200万元。
3、提高357项四级手术费价格,提价幅度平均在50%。
不同的手术分类体现不同的技术难度和医疗行为的风险。4级手术是难度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最大的手术。然而,现行的手术项目价格严重偏低,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4、深圳市也调整了会诊和抢救的费用。如:院际会诊、院内会诊、远程会诊分别从现在的150元、10元、500元,调整为260元、20元、800元,涉及多科合作的大抢救、中抢救、小抢救费用也从现在的80元、40元、20元提到了96元、60元、40元。这样做的意义是:有利于引导区域医疗中心的大型医院大力开展复杂手术,着力解决危急、疑难重症病,体现“重技术、重劳动、轻设备”的价格改革方向,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据测算,这项收费提价后,一年将增加收费4000万元。
5、提高一部分价格明显偏低的综合治疗类项目,7项儿科专属项目提价30%
在第一阶段调整的价格中,深圳市将提高217项综合治疗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价幅度平均在25%。当下,公立医院经济效益不高的学科得不到足够重视。此次改革方案将,包含:病理、康复、精神、儿科、中医等。这些项目开药少,主要靠医务人员的技术。
此外,另有7项儿科专属的项目提价,提价幅度达30%。以新生儿护理为例,新生儿护理包括:早产儿护理,评估新生儿环境适应能力,给新生儿口腔护理、喂养、称体重、脐部残端护理、臀部护理、观察排泄物形态、洗浴、新生儿床位消毒和新生儿抚触等服务。目前该服务收费40元,调价后提至52元。
深圳计划在第二或第三阶段改革中,对6岁(含)以下儿童的治疗费和手术费等项目加收30%,以促进儿科事业发展。
6、深圳市还将提高家庭病床费、家庭巡诊费等10个社区卫生服务类项目价格。
这有利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分级诊疗秩序的形成。
据测算,综合治疗类医疗服务项目提价后,一年将增加1.67亿元。
7、对一些特殊疾病不调整收费。参考和借鉴其他省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经验后,深圳对特殊疾病,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或终身依赖治疗和药物的疾病”没有调整收费。例如: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和淋巴系统治疗、血型与配血等医疗服务项目。
据测算,改革后,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比将从现在的33%降到24%,治疗、手术、诊查、护理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收入将从现在的21%提到30%。今后,深圳将同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同步推进药品采购方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公立医院诊疗服务行为,形成合力。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医保记帐费用也做出相应调整。而在医药方面,深圳将启动药品采购改革,要求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内所有药品通过市场化的采购组织集中采购药品,使所有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预计达到30%以上。
对此,京儿儿科专家表示,当前,儿科医疗资源紧张。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生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深圳此次医疗价格体系调整,有利促进儿科医生技术劳务价值体现,促进医院尤其师基层医疗单位儿科、儿保科科室的及人才队伍发展,提升儿科医生收入水平。
但是,儿童作为社会和国家未来希望,他们相对处于弱势群体,国外许多国家都在从教育、医疗、保健、早期发展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例如会对奶粉补贴,儿童教育,医疗补贴,在儿童医疗、教育等领域,不能简单美其名曰市场手段调配资源而提高儿童医疗服务价格,在提价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通过增加各级政府补贴力度,不增加正常社会家庭儿童养育成本。
![深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7个儿科专项提价30% 深圳医疗服务价格调整,7个儿科专项提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