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十三五”时期的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勾画出蓝图,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在国家规划的指引下,健康行业风起云涌。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十万亿市场规模。国家也相继出台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分级医疗体系改革、有关保险体系改革等。
而“互联网+健康”概念的提出,则给健康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挑战与机遇。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首次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为互联网医疗指出发展格局,特别指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为我国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养老产业及移动互联网医疗打开了新视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016年5月18日下午,由新华网主办的第二届健康中国盛典暨2016《健康解码》开放合作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大会就当前“互联网+”浪潮下,在医改深水区遇到的核心问题做以讨论,结合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建设、多点职业政策、分级医疗体系改革等热点问题,对如何将医改成果普惠于民、更好地推进健康产业的发展,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展开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
新华网融媒体产品中心总监刘宏伟致开幕词时表示,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在人口老龄化、疾病复杂化的背景下,公共医疗肩负着增进国民福祉的重任,同时更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共同尽快的将医改整体向前推进。他说,新兴技术给我们的社会进步带来了无限可能,无论是“互联网+”还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推广,都将传统医疗产业推到了风口之上,使大家有了重新洗牌,再定格局的机会。
刘宏伟说,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为移动医疗、智慧诊疗等多个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先进的医疗信息化服务,满足社会各群体对就医、保健的需求,优化就医体验,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提供了强大助力。
中国癌基会理事长赵平做《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展望》主题报告。
他说,健康服务业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要坚持政府导向,市场驱动;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要达到2020年8万亿市场规模的目标,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必须有大幅度的提升,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健康保险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业的环境也要不断优化。
新华网融媒体中心副总监王洋做《新华网大健康产业平台暨健康解码推介》主题报告。王洋介绍说,依托新华网强大的品牌背书,新华网融媒体产品中心构建了以《健康解码》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平台。《健康解码》承载着两项使命:一是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对易被忽视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预警,对广为流传的健康误区去伪存真。通过专家解惑答疑,传递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实现优质内容的多元化、移动化、可视化、趣味化传播。二是服务于医疗行业企业、机构。以大健康产品矩阵为主要服务渠道,从塑造品牌形象、产品理念推广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全媒体服务。
大会随后就当前医改领域最为关注的“大数据应用”、“分级诊疗”和“医生集团与多点执业”三个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分别应邀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上台开展对话,畅舒己见。
第一场对话:健康大数据的下一程。大家认为,健康大数据在整个健康产业当中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在基础预防,疾病风险评估,还是人工智能、智能诊断以及来数字医疗整体逻辑构架等方面,都会带来很不一样的创新模式,为医疗产业开启革命性新局面。但是在大数据建设、收集、分析、评估、应用及互联互通等方面还有需要创新式发展。
第二场对话:如何打好分级诊疗组合拳。与会嘉宾表示,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是医改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牛鼻子”,如何真正落实“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何落实首诊环节,以及谁来分级,如何分级等问题,改变老百姓就医就诊理念,满足刚需的基层医疗服务,仍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探索与努力。
第三场对话:“互联网+”医生多点执业。本次对话,着重讨论国内新出现的医生业态模式,医生集团,在医生多点职业政策下,如何取得创新性发展。参加本场对话的有对话主持人重山医疗健康基金创始合伙人孙超;博德嘉联的医生集团创始人林峰;京儿医生集团创始人赵行汉;优生联盟创始人任福兴;博恩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马宏伟;沃医妇产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康锴。
与会嘉宾分别从各自医疗领域医生集团发展模式、运营思路展开对话。当医生谈论自由的时候,有更高收入的时候,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医生多点执业应该合规的选择,主动进行自我约束,同时,更重要的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能出台兼顾各方利益的法规,让宝贵优质的医疗资源普惠更多的人。
京儿医生集团创始人赵行汉先生说,儿科在一些传统医院是个相对被边缘化的科室,但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现在又处在风口上,另一方面,现有医疗单位重心主要放在20%的已病儿童患者身上,但是对于80%的未病儿童,如何通过预防医学让他们不生病、少生病,其重要性家长社会认识不足。通过我们广泛调研,儿童保健预防需求,市场空间巨大,需求是刚性的。京儿集团十几年一直致力于儿童保健预防医学事业,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普及,这种保健和预防手段可以精准覆盖所有需要人群。同时儿童预防医学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用一门学科体系来作为指导,京儿医疗集团在国内首创《教育生物学》学科体系建设,作为生物学与教育学相融合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从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结合教育学的角度总结了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一般规律,使得生物学和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我们联手生物医学界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大环境下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以使未来的教育学尤其是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带来新的突破。《京儿教育生物学》已作为十三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在全国出版发行。
京儿集团率先引入国际私人儿科医生理念,在全国陆续建立数百家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以教育生物学指导的、会员制管理、大预防、小临床的京儿儿童医院和健康管理分支机构,我们在教育生物学学科统一指导下,汇集国内众多儿科领域学科带头人,统一认识,统一组织文化。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儿科医生集团,搭建一个创建新型儿童医疗平台及合作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国内外的儿科、儿保医生可以更好地开展儿科诊疗、儿童保健服务,可以同台开展相关科研、技术交流、业务合作。同时为培养更多的基层儿科医生和儿童健康管理专业人员,我们建立京儿南山学院,让学员集中上来和让专家走下去两种方式结合,已开展300多场基层儿科医生及儿保人员培训,我们建立以各中心城市京儿医院为中心,以分布在全国各基层区县的京儿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为终端的全国儿童健康管理体系,打开医院围墙,以一种开放的形式,让更多的老百姓受惠于我们京儿医生集团。
最后,会议为健康科普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医疗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