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身体有时候难免会出毛病,这就离不开医院。而在众多的医院中,专门为孩子设立的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二孩的政策放开后,儿科医生就更显得紧张。
![“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缓解儿科看病难 “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缓解儿科看病难]()
“看病难,看儿科难上加难”,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心声。家长带孩子看病辛苦,怨声载道,儿科医生们也是加班加点连轴转,苦不堪言。那么,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呢?
1、高等院校专业中,原来没有单独儿科专业,儿科医生的培养,大都是其他专业医生转过来,这种状况造成儿科医生绝对数量的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儿科医生缺口在30万左右。中国儿科医患比例约为0.53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儿科医患配比严重不足。
![“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缓解儿科看病难 “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缓解儿科看病难]()
2、儿科医生压力大。儿科不同于成人科。儿科专业在医疗行业里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因为儿科过去称为哑科,他(孩子)不会和医生去交流,全靠医生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他这种工作的态度去进行判断疾病和诊疗疾病。而家长对孩子关注度又特别高,它要求医生的技术含量和责任心特别强,它的特殊性造成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大,,很多儿科医生觉得工作非常辛苦,压力非常大,就选择辞职。
3、培养时间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性,培养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要先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至少要8年才能走上工作岗位。但部分儿科医生往往在入职之后,因为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纷纷流失。
4、儿科由于它的特殊性,它的用药量相对比较少,同时,它的特殊检查也比较少,所以它的整个收入相对来说在医疗界是比较偏低的,在经济指标的压力下,医院对儿科重视和投入不足,儿科专业在很多医院被边缘化。
5、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除了压力大、收入低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管大病、小病,家长都愿意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看病,造成专科医院就诊压力大。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分级诊疗制度,但对于儿科来说,目前还很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儿科医生本身在很多三甲医院是不饱和的,也就是说人员是匮乏的,高年资医生没有精力到基层医院去支援或者说去帮扶。
![“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缓解儿科看病难 “订单式”培养儿科医生,缓解儿科看病难]()
如何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呢。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解决。
为了缓解儿科医生匮乏,孩子看病难的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明确表示,在条件具备的高等院校,开设儿科专业。
很多省份,已经在加大儿科医师的培训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儿科医师培养,扶持条件成熟的医学院校增设儿科学专业,“订单式”定向培养儿科医生。
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医院儿科医师的编制规模,提升儿科医师地位及薪酬待遇。从待遇、就业、培训等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后备医师的来源问题 。
现在,国内京儿儿科医生集团、小苹果医生集团等专业医生集团的出现,在国家鼓励多点执业政策下,较大的提高儿科医生的价值薪酬、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和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生短缺问题。